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常會聽人說過,不要吃鈉含量過高的食物、煮菜鹽巴不要加太多,你是不是認為鹽就是鈉呢? 鹽和鈉到底有何不同呢?
本篇內容大致包含
鹽(NaCl)是一種氯化鈉的化合物,其中的鈉佔了食鹽的40% ; 鈉天然存在於食物中,除了可以從鹽獲得,加工食品(醃製品、醬油等)也是鈉的來源。市面上,有各式種類的鹽,真的有差別嗎? 真的有所謂的哪個比哪個健康嗎? 想知道是原因,請繼續往下看~
鹽(salt) vs 鈉(sodium)
說起鈉,你可能會想到食鹽,食鹽等於鈉嗎?
不是,簡單來說,食鹽(NaCl)是一種氯化鈉的化合物,其中的鈉佔了食鹽的40%,也就是說,一克食鹽,含0.4克的鈉。
兩者的區別在於
因此,鹽不是鈉的唯一來源,其他食物,如香腸中的添加物(亞硝酸鈉)、味精(麩胺酸鈉,Monosodium Glutamate,簡稱MSG)、蠔油等等,都含有鈉的成分。
所以,鈉的攝入量主要來自烹調中加入的鹽,其他則是從醬油、其他調味料的添加,沾醬及加工食品。
鈉鹽換算
鹽,是一種氯化鈉的化合物,鈉只是占鹽重量的40%。
兩者的換算公式 鹽的重量 = 鈉的重量 x 2.5
例如: 5 克的鹽 = 5克/2.5 = 2 克的鈉 (2000 毫克的鈉)
食鹽和其他調味品的換算
1茶匙食鹽 =6公克食鹽 =2400毫克的鈉 =2又2/5湯匙醤油 =6茶匙味精 =6茶匙鳥醋 =15茶匙蕃茄醤
1g鹽 鈉含量/一公克鹽含有多少鈉
承如上面的公式,1公克鹽和多少鈉, 帶入公式 = 1 克/2.5 = 0.4 克鈉 (400 毫克鈉)
常見鹽的種類
市面上,鹽的種類很多,顏色、質地、味道都不太一樣,主要是以加工程度和來源來區分。不管是什麼的類型,鹽都是由氯化鈉組成。加工程度較少的鹽,雖含有較多種的礦物質,但量很少,並不足以提供營養價值。
這裡就跟你介紹四種常見的鹽,精製鹽、海鹽、玫瑰鹽,這四種其實營養價值差不多,主要不同點可能是顆粒不一樣,來源不一樣,造就出不同的風味罷了!
精製鹽
精製鹽,也稱為食鹽,主要是從鹽礦或蒸發的海水中生產的。
精製在中文的說法上,就是食物已經被加工過,不是原本食物的原貌。因此,精製鹽就是一種已被加工過的鹽,已經去除了天然物質的鹽,所以少了其最初的天然礦物質。
精製鹽中,會添加抗結塊劑及碘。加入碘的精製鹽,就叫做碘鹽。
為了預防因缺碘導致的大脖子症狀,部分國家開始將鹽加碘,來解決碘攝取不足的問題。
台灣自從2004年開放鹽進口禁令後,大量的國外進口鹽品並沒有強制添加碘的規範,所以如果長期購買外國的鹽可能會有碘攝取不足的風險。
不過,衛福部有強制業者標示是否添加碘,所以民眾可以從食品標示中查看,並請選購含有加碘的鹽巴, 又或者兩者替換使用。
海鹽
海鹽透過蒸發海水製成,通常較少研磨,顆粒較一般精製鹽大。
這種鹽因是通過蒸發海水製成的,含有一定量的微量礦物質,如鉀、鐵和鋅。
但是,由於海洋汙染嚴重。可能有重金屬汙染的疑慮風險問題。
岩鹽rock salt)
岩鹽是從鹽礦中獲取的鹽。不同地區的鹽礦含有的礦物質不同,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,鐵質越多,顏色越深,從白色、淺粉紅到深粉紅。
玫瑰鹽
玫瑰鹽,又稱喜馬拉雅鹽,是岩鹽的一種,來自喜馬拉雅山脈,是一種粉色的鹽。它的粉色主要是因為含有少量的氧化鐵所致。
它被稱為是地球上最純淨的鹽,因為被人們認為沒有受到人類的污染物所污染。
玫瑰鹽的另一個好處是它的鈉含量低於食鹽。
此外,玫瑰鹽本身並沒有經過太多的加工程序,所以保留了很多的礦物質,含有高達80種少量礦物質,如鐵、鉀、鎂和鈣。
玫瑰鹽只有 84% 的氯化鈉,一般食鹽含有97.5% 的氯化鈉,鹽顆粒大,味道很濃。
這裡要特別注意,玫瑰鹽並沒有添加碘,所以你使用玫瑰鹽取代一般精製鹽,請務必要再補充碘,以免造成碘不足的問題。
3大迷思大破解
味道不鹹的食物就不含鈉?
並不是鈉含量高的食物就有鹹味喔! 像上一篇6種隱藏版鈉含量高的食物中,提到的土司和凱薩沙拉醬就完全不鹹啊!
營養標示可以幫助你辨識隱藏版的高鈉食物。
玫瑰鹽(或稱喜馬拉雅鹽)比一般食鹽有益健康?
兩種鹽的差別在於加工程度的不同,所保留的礦物質含量也不同,玫瑰鹽由於加工程度低,保留了較多的礦物質,所以含有的礦物質比一般食鹽多,但量很少,並不足以提供營養價值。
但是,玫瑰鹽並沒有加碘,所以會有碘不足的疑慮。
其實,就沒有哪個比較好,都有優缺點,建議可以輪流搭配使用。
海鹽的鈉含量比較低?
其實如果以重量來計,海鹽的鈉含量和食鹽是差不多的。
差別就在於海鹽比較大顆,如果用容器裝,相對的體積大,可以裝的量就少,重量相對少。
因此,同樣是一茶匙,一茶匙的海鹽會比一茶匙的食鹽還輕,鈉含量自然少。
總結
看了這篇的內容後,你有沒有對鹽和鈉有一定的了解了呢?
認知很重要,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正確的減脂知識很重要!
常常很多人對於鹽和鈉的迷失,就是對它們認知的不足。
市面上一推標榜玫瑰鹽很健康,還是海鹽比食鹽好之類的話語,如果你對它們有一定的認知,就不會輕易的被誤導,思想也不會輕易的被綁架。
圖片及文章提供:Ricky 營養師 Ricky's time